小麥的應用價值

小麥文化季

小麥的應用價值

撰  文:方祥明( 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小麥是世界三大穀物(稻、小麥和玉米)之一(譚硯文、李崇光、汪曉銀,2004),最早起源於西亞、中東地區,目前發現最早的小麥大約已經有八千年的歷史(張岳華,1992)。臺灣所需要的小麥大多仰賴進口,而臺中市大雅區所種植的小麥便佔了全臺灣種植面積之九成(鍾文萍,2012),故有「臺灣小麥故鄉」的美稱,自2004年舉辦「小麥文化節」後,在每年3 月左右的收成期時,金黃色的麥浪吸引無數的遊客前往觀賞,已經成為大雅最重要的特色文化活動之一。

小麥的果實(穎果)是最主要的可食部位,磨成麵粉後,可做為各式各樣麵類食品的原料,諸如:麵包、饅頭、餅乾、餃子皮、各式糕餅、各式麵條等,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主食來源,亦可製成麥芽糖、啤酒、醬油、醋等食用品。其次,小麥的麩皮(bran)則含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常加入各式糕餅原料中,亦可做為家禽或家畜的飼料(吳棟、吳煥,2015)。

除了穎果具有許多用途以外,小麥苗富含葉綠素、胺基酸、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成分,可藉由磨粉或是榨汁的方式加以食用,根據許多醫學實證研究發現,具有防癌、降血脂和增強細胞活力等保健功效。其次,小麥胚芽含有極其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維生素E 的含量相當高,磨成胚芽粉後,可以做為天然營養的食品添加物,廣泛運用在各式麵類食品、糖果、調味醬料或飲料的製作過程中,也是兒童和老年人理想的滋補品。此外,小麥胚芽亦可壓榨製成胚芽油,可直接食用,或是做為涼拌蔬菜與麵條等用途,亦有人將其塗抹在皮膚上,據說具有抗氧化和滋潤肌膚的功效哦!隨著企業研發能力的不斷創新,更有企業研發出小麥燒和小麥茶等相關產品,讓消費者能更方便地品味麥香。

人們對於小麥的價值大多僅注重在可食用的功能上,對於缺乏食用功能的其他部位多半都是廢棄或是經過長時間的處理做為土壤肥料。然而,隨著文創風潮的興起,有許多人逐漸利用小麥不可食的部位,如:麥梗、麥穗等,製作成各式的文創產品或生活用品,包括:紙張、帽子、拖鞋、吸管、掃帚、杯墊、提袋、背包和各類飾品。此外,在2014 年,靜宜大學管理學院舉辦「2014 蓋夏夢工廠® - 臺灣小麥麥梗應用商品設計與行銷企劃方案競賽」,許多來自全國各大學的青年學子發揮巧思,提出許多具有創意的麥梗商品設計構想,例如:麵勺、包裝盒、燈具、杯墊等,也讓小麥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創造出更多美好的價值!

 

參考文獻
吳棟、吳煥(2015)。神奇的小麥胚芽。臺中市:晨星。
張岳華(1992)。小麥史話。種子世界,2。
鍾文萍(2012)。初春大雅品麥香。悅讀大臺中,2012 年3 月號,42-45。
譚硯文、李崇光、汪曉銀(2004)。世界穀物生產與貿易分析。世界農業,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