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8年戰後,麵食文化經由大陸外省移民傳入台灣,傳統麵食包括麵條、麵線、薏麵及饅頭。直至70年代後,由小麥所製作的麵食除了被當做主食外,也應用於點心、宵夜,另外小麥麵粉所製作出的饅頭、包子,以及烘焙麵包、蛋糕、餅乾,外來的速食漢堡、披薩等,一直以來深深影響台灣飲食習慣的轉變。現在的台灣飲食文化已將麵食類的應用與創新,進而取代米食做為「主食」。
台灣光復初期,美國依據戰後計劃給予台灣軍事與經濟援助,其中一項是以美國剩餘農產品小麥當作糧食援助。美援小麥經過麵粉廠加工成麵粉之後,麵粉袋上印有中美合作,淨重22公斤,還有中美兩國旗幟,雙手互握圖。在當時台灣經濟落後,民生物資缺乏下,就有人將麵粉袋充分利用製成褲子、袋子。
台灣小麥在日治大正八年台灣總督府從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沿海一帶推廣種植小麥,台中大雅在日治時期,就開始利用冬季種植小麥,是國內小麥(冬麥)生產的重要產地。當時公賣局時代以保證價格收購,做為金門高梁酒及埔里紹興酒主要釀酒原料。
「三風」就像飽滿的麥穗在強風中,幫助大雅農民走出台灣不服輸的毅力,雖然每年產量不多,卻喚起台灣麵食文化超過一甲子影像的昔時生活記憶與在地精神,使用在地大雅的小麥,研發製作麵食和點心:台灣小麥燒、甘香小麥茶等大雅小麥產品,提升品牌價值,與大雅的文化產業相繫在一起盡份心力。(文:王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