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的由來-1】
據考證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水溲餅」及「煮餅」是中國麵條的先河,樣子像是超厚的水餃皮,後來也有人記載成「索餅」與「湯餅」,「索」是他的形狀,「湯」是指吃法。做法是用手將麵糰搓成筷子粗細,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葉樣子食用前加入沸水煮熟,類似寬麵條;就或稱「餺飥」,是用手搓成手指長,用水浸,下鍋時用手捻薄,再用沸水煮熟,其做法很像是山西的「搓麵」與「揪片」,古人甚至將麵條叫「飯」,而大米、小米做的飯則叫做「米飯」以區之。
中國人吃麵的習慣年代已經非常久遠, 吃麵不僅用於困腹,也有許多民俗禮儀的意義,例如:用來祝福新生嬰兒長命百歲,中國人過生日往往也少不了吃麵條,因此麵條又稱長壽麵,因為麵條又長又瘦,而瘦則與壽同音,所以生日要吃長壽麵就成為了習俗,長壽麵也俗稱麵條或壽麵。
到了唐朝時出現冷淘、溫淘等,宮廷中到冬天要造『湯餅』,夏天要做『冷淘』,就是將麵條煮熟後過冷水再吃,與北方人的「過水麵」相同,這些就是類似現代的涼麵或水煮麵條,宋朝時,麵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已有「麵條」的名詞,形狀為長條,花樣多,如素麵、煎麵、雞絲麵、三鮮麵、銀絲冷淘、菜麵等;元代時「乾(掛)麵條」問世了,在<飲膳正要>中載有「春盤麵」、「山藥麵」、「羊皮麵」、「秀禿麻麵」等二十多種。 (資料參考來源:東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