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為端陽、午日節,最早的由來是因端午適逢春夏交替,蛇蟲鼠蟻出沒,是為蚊蟲疾病流行之際,因此端午習俗中有掛菖蒲、艾草及喝雄黃酒的防疫習俗,而後又有屈原投江傳說,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讓端午節習俗更增添重要性,時至今日,端午節習俗已日漸式微,僅剩划龍舟、吃粽子習俗依舊盛行。
端午節的習俗 1 :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項習俗由來是因屈原投江自盡,人們同情屈原的遭遇也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便將米飯投入江中餵食魚、蝦,後來慢慢演變成竹筒裝米以及後來的粽葉包米。
端午節的習俗 2 :划龍舟
划龍舟這項習俗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著名的傳說即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興起,而現今划龍舟則多轉變為競賽活動,觀賞划龍舟這項習俗也變成在端午節當天,家家戶戶的休閒活動。
端午節的習俗 3 :立蛋
端午節立蛋的這項習俗,據說雞蛋在端午節當天正午,因陽氣最重,雞蛋較易站立起來,象徵鴻運當頭之意,而現今立蛋則多轉變為家家戶戶的趣味活動(如:創意立蛋、立蛋塗鴉)等活動。
端午節的習俗 4 :佩香包
據說在端午節這天替孩子佩戴香包有驅邪避凶一說,而香包內會放置各式香料,而現今香包有各式造型讓人目不暇給。
端午節的習俗 5 :午時水
在端午節這天,於正中午時汲取的井水稱之為午時水,據說飲用或沐浴午時水有可以強身、治病、開運一說,而現今較難取得井水,已演變成於正中午十二點直接取用家中的自來水,放置於陽光下照射即成為現今的午時水。
端午節的習俗 6 :飲雄黃酒、掛菖蒲艾草
端午適逢春夏交替,蛇蟲鼠蟻出沒,是為蚊蟲疾病流行之際,於門口掛菖蒲艾草,有驅蚊、避邪一說,而古人認為飲用雄黃酒可解毒殺蟲,喝剩的雄黃酒灑在牆角可殺蟲,現今有許多醫師則指出,雄黃內含有硫、砷,並不適合拿來飲用。